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小貼士
【防疫小貼士1】如何居家自我隔離?
1.哪些人適合居家隔離?
1)近期(14天內)有流行病學接觸史🕋,如果自身沒有症狀,建議居家自我隔離14天。
2)接觸了疑似患者、確診患者及其標本後的醫務人員或家屬🪶,也應留院或居家隔離🖕🏼。
2.如何進行居家隔離?
1)密切接觸者在家觀察期間,須與醫務人員隨時保持聯系🎈🙅♀️,了解如何觀察病情,掌握洗手、通風、防護和消毒等家庭預防措施,每天測量體溫至少兩次🙇🏻♀️。
2)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單人房間𓀆👩🏿🍼,房間要暖和🩵、舒適、通風❗️,房間裏的必備物品應包括帶蓋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層不透水紙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濕紙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娛樂物品(手機、平板電腦、書籍等),東西越精簡越好。
3)拒絕一切探訪🔲👩🏼🎤,嚴格限製密切接觸者的活動,將密切接觸者與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最小化。確保共享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保持窗戶開啟)。
4)密切接觸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一次性用品應丟棄在特定垃圾袋或垃圾桶中。
5)密切接觸者洗澡🔅、上廁所盡量使用獨立的衛浴。如果沒有,從房間到衛浴✍🏽,用過之後全部都要消毒通風🗞。
3.居家隔離時,如何進行消毒?
1)家庭成員居住的房間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至少30分鐘🧑🏼🦳,也可以使用空氣消毒設備。
2)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門把手、開關🧕🏻、電話機👳🏽♀️、床架、坐便器及其他家具。每天至少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1次。
3)對於地面,最好每天用250 -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濕式拖地,拖地後等30分鐘,再擦幹🤳🏿。
4)日常的織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小時🕣,或采用煮沸15分鐘的方式消毒,或用洗衣機以60-90度的清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使之完全幹燥。
5)對耐熱的物品,如食具®️、茶具等⚫️👨🏿🔧,可煮沸15分鐘或用電子消毒櫃消毒。
6)咳嗽、嘔吐💅🏿、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手遮掩口鼻,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立即正確洗手。
4.居家隔離時,家庭成員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1)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應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的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用母乳餵養嬰兒。
2)照顧者盡量固定一人,且選擇隔離和防護知識較豐富、身體素質較好的年輕人作為照顧者🫸🏻。
3)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的空間時應正確佩戴口罩👺。
4)家庭成員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切接觸者居住的空間後🤦,需嚴格清潔雙手並保持雙手衛生。
5)家庭成員應避免與密切接觸者共用牙刷👨🏽🎓🤸🏻、香煙🚤、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餐具使用後應使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
6)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後再去觸碰和清潔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汙染的物體、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和脫手套後都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原載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大眾防護與心理疏導》 中南大學出版社,主審👨🏼🍳:王小平,主編⚪️🛀🏿:李衛暉 肖濤)
【防疫小貼士2】家庭日常如何做好預防?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
2.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3.不要接觸、購買和試用野生動物(即野味);盡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禽獸🧑🏽🎤、、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4.居室保持清潔🙆🏽,勤開窗,經常通風。
5.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吸收,或者食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部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6.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7.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家庭成員不公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註意營養,適度運用。
8.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9.準備常用物資👩🏽🎤。家庭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資。